![](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f7.wretch.yimg.com/tonytu/8/1133106359.jpg)
“這是一種碰觸的感覺,走在現實世界的任何一座城市裡,你會被別人撞上,或者是和別人
擦身而過。在洛杉磯,沒有人會碰觸你,我們總是躲在金屬和玻璃後面,大概是因為太想念
那種碰觸的感覺了,才會彼此互撞,只為了重拾一點感覺。” ─葛倫華特斯警探
聽電影達人的朋友說這部電影很好看
於是便利用了之前申請DVD店會員送的新片租片優惠卷
去租DVD來看
感覺,好看是好看(人云亦云?配樂很好聽,音樂出來的地方都很讚)
不過劇情還蠻難懂的,感覺這是一部很深層的電影
它的分散式劇情描述可能不適合我這“影盲”(不知哪學來的新名詞)
整個電影到比較後面才把它拼湊出完整的架構
但因為人生體悟不夠,也沒有經歷過這種背景環境
在電影一開始只知道它的主軸就環繞在種族歧視上
所以電影雖然很深層,反而沒有之前的可可西里那麼令人感動
可能是每個人感動的地方不一樣吧
好看,這當然是完全不適合我的用語
(影盲怎麼可能分的出好看的片或不好看的片呢)
或許可以這麼說,這是真實社會的具體反映
也突顯出生活中的一些無奈之處,
但因背景的不同,對於劇中的無奈很難用同理心去思考
僅僅只是知道他們的無奈,但卻很難引起共鳴
或許就是沒有很深的感動的主因吧,缺少了心靈的共鳴
(也許經歷過二二八或是白色恐怖的外省人或台灣人會有比較深的感觸?)
真正開始對劇情了解是在後半部
所以才慢慢體會出整部電影所要表達的
(其實很多的片段都是上網看討論才想到的 哈)
看到最後才覺得好看在哪,還蠻後知後覺的
上網看其他影迷的評論,著實讓人經驗值稍微的提升
其中網友黛由於經常往來洛杉磯,因為有相同的背景環境
所以看她的評論才知道洛杉磯人的感觸,這就是我所欠缺的,會引起共鳴的因素
黛的文章真的比較蠻貼近洛杉磯人的心情,讓人知道這部電影感動人的地方
以下為網址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in/bbscat.cfm?action=view&cid=FilmBBS&subjectid=AM0925040342880&type=B&said=fcen00375679&saname=%E8%A1%9D%E6%93%8A%E6%95%88%E6%87%89
至於雅虎的討論區第十八篇的小傑佛瑞
它對於人性的評論也是蠻讓我喜歡的文章
http://tw.mb.yahoo.com/movie/board.php?&bname=152955249&tid=134994&action=m&keyword=衝擊效應&type=title&p=2
雖然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動不多
不過還蠻喜歡電影中的兩幕
第一幕 小女孩的天真(自己亂取的片段名)
第二幕 燃燒的汽車